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年终总结会(十)学校举行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
发布时间:2008-01-3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质量分析是发现教师教育教学智慧,总结提炼教育教学策略,分享个性化探索经验,从而形成共同的教育教学价值追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一贯重视教学质量分析,124日,学校认真组织所有任课老师分组进行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本次质量分析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专题的研讨,使得质量分析更深入。下面是各组质量分析的概况:

语文组

    语文组的质量分析分两个板块:

第一板块:深度会谈,智慧分享

首先,金东旭老师简要分析了本学期期末考试的卷面情况,重点提到了各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成绩的班级差异在缩小,基本呈现均衡化发展的态势。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是注重了集体备课,智慧得以共享。

接着,会议重点分研讨了今年语文试卷的“变脸”。12位命题组成员,在充分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语文教学价值追求,对中、高年级的试卷的命题进行了诸多的尝试。教师普遍认为:语文试卷在体现局小鲜明特色方面走出了可贵的第一步,特别是中高年级 “运用与积累”部分的试题编制上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核。这对教师全面树立并践行大语文观和语文教学质量观指明了一条道路。

随后,质量分析进入了“智慧分享”板块。教研组在认真阅读了每位教师的个人质量分析之后,截取了每位教师一学期以来的实践亮点,和每一位教师共享。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迸发出的实践智慧,很快得到了组内很多教师的回应,而教师们的思维也逐渐聚焦,进而围绕着主题进行了深度会谈。从具体教学举措的实施目的、有效性和改进的可能性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期间,李校长幽默地说:“刚才的研讨过程就很好地体现了‘新基础教育’提倡的‘有向开放,集聚生成’的理念”。随后,他又提出了两个问题供每位语文教师思考,并在下学期的语文教学中加以实践、总结和提升。

第二板块:学业评价,大有可为    

在集中深度会谈之后,教研组围绕了学业评价改革这一主题进行了分组研讨。一个小时的时间,大家从试卷命题编制的科学性,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基础达标序列的可行性等诸多方面展开了讨论。

在分组讨论期间,每个组都结合着自己以往的一些实践,毫无保留地畅谈着自己在某方面的成功尝试。他们都想把自己的智慧贡献出来,让自己的个性化探索能够得到团队的认同,并转化成为全校共同行动纲领。

一个小时之后,低、中、高三个年段组的发言代表分别阐述了本组的讨论结果。

低年级组老师讲述了增加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的思考,并提出可以将语文学业评价和学生的成长档案袋评价结合起来。

中年级老师汇报了他们对于设立符合年段特征的基础达标项目的思考,并提出了在班级岗位建设的过程中,增加学科岗位的建议。

高年级老师汇报了他们对于高年级语文学科基础达标的能力系列构建,提出了“一月一话题”的“口语交际能力考核办法”,并讲述了他们对于组织形式和考评方式的思考。

三个小时的质量分析研讨,李伟平校长始终兴致盎然,不时回应教师的发言。最后,他勉励每位教师在以后应用新基础的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不断加强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实践,并以学科特色项目的建设为平台,全面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这次的质量分析研讨,不仅使每位教师更加清晰我校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焦点和达成目标的有效路径,而且也更加明确了“多维度、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业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语文组将带着这份思考,走进充满希望的2008年……

数学组

数学组的质量分析发挥“现场参与”高效的研讨机制,每一位老师积极投入,互动交流,达成共识。

首先,周志华老师整体介绍了期末考试数学学科的整体情况:从成绩统计中可以看出,在试卷没有降低难度的前提下,每个年级成绩均有提高,全校不合格人数明显减少,班级差距明显缩小。从老师们的质量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落到实处有了成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

接着,围绕“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有效措施”两个话题分底、中、高年级三个小组展开了讨论。每个老师都有发言的机会,不仅介绍过去工作中好的做法与同伴共享,更多的是依据现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

最后,三个小组分别推荐王莉老师、高青芸老师和周志华老师向整个教研组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如何更加合理、科学、公平、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在考虑对学生的发展有较大的推进作用的同时考虑考核的操作性与规范化。从严格把关试卷质量入手,让老师们明确学科的价值追求;重基础、重习惯、重思维、弃形式,构建除“口算”以外的基础达标项目细则,丰富单项小型竞赛项目内容;探索新的考核方式与考核路径,建立数学学科小岗位……等建议被在座的老师认同并准备在下学期推行。

英语组

英语组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站在一定高度针对学生的情况和反映出的问题,围绕专题展开了讨论。

周月华老师争着第一个发言,围绕六年级备课组的“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谈了实践的体会与困惑。张琴老师就出卷意图,对“课外阅读指导”提了建议,李娜主任结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指导,从另一个方面作了正面的肯定。六年级的主题发言结合后,张琴老师围绕五年级学生现状的分析,以及她在课堂中采用的一些激发学生思维的做法,和大家做了交流。四年级组的王凌燕就“口语表达”向大家汇报了她的一些做法和感受,她说学生通过对话创编等活动,不但能力提升了,最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乐学英语,爱学英语。三年级的周丽老师针对“英语课堂常规”谈了自己的做法。

质量分析期间,每一位老师的专题发言仿佛都是一枚枚重磅炸弹,引起大家一阵又一阵的热烈讨论,使原本就温暖的房间里,气氛显得更加火热。最后,教研组长金蓉老师借着大家火热的劲儿,谈了下学期的两项重要工作:一、围绕“奥运”的学生活动;二、词汇教学、词汇和语法教学结合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希望大家继续带着火一样的热情,发挥集体的智慧,圆满的做好每一项工作。

综合组

综合组的研讨会首先由体育组、音乐组、美术组、科学组、信息技术组组长汇报各组情况。体育组分析了教研组五位老师的各自风采后,介绍了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俱乐部建设方面、学生活动方面的经验;信息技术组介绍了各年段考核方案及各年级教学亮点,以及俱乐部活动取得的骄人成绩;音乐组本学期虽然多了一个新老师,但五个人克服了新教材难度很大的困难,使音乐课呈现出了诱人的活力,他们的俱乐部活动也非常正规;科学组从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常规培养,改革评价考核制度,主题探究,提高学生的素养,加强科研,提升老师的科研水平,参加专业培训,辅导学生参加省、市级各类比赛等方面介绍了本学期的探索;美术组对两位青年老师的培养体现了重心下移和结构化,而且进步非常大,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他们全组老师作为学校的后勤部,使学校的各项活动得到了高品味的保障。然后各组老师对本学期的得失也作了精彩的发言。

大家展望下学期的工作,重点围绕新基础教育研究进行了研讨,大家形成共识,用新基础理念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制定好各学科常规目标,规范好统一采分单,注意学科标准的制定,为形成有局小特色的术科教育而努力!

质量分析是发现教师教育教学智慧,总结提炼教育教学策略,分享个性化探索经验,从而形成共同的教育教学价值追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一贯重视教学质量分析,124日,学校认真组织所有任课老师分组进行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本次质量分析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专题的研讨,使得质量分析更深入。下面是各组质量分析的概况:

语文组

    语文组的质量分析分两个板块:

第一板块:深度会谈,智慧分享

首先,金东旭老师简要分析了本学期期末考试的卷面情况,重点提到了各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成绩的班级差异在缩小,基本呈现均衡化发展的态势。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是注重了集体备课,智慧得以共享。

接着,会议重点分研讨了今年语文试卷的“变脸”。12位命题组成员,在充分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语文教学价值追求,对中、高年级的试卷的命题进行了诸多的尝试。教师普遍认为:语文试卷在体现局小鲜明特色方面走出了可贵的第一步,特别是中高年级 “运用与积累”部分的试题编制上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核。这对教师全面树立并践行大语文观和语文教学质量观指明了一条道路。

随后,质量分析进入了“智慧分享”板块。教研组在认真阅读了每位教师的个人质量分析之后,截取了每位教师一学期以来的实践亮点,和每一位教师共享。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迸发出的实践智慧,很快得到了组内很多教师的回应,而教师们的思维也逐渐聚焦,进而围绕着主题进行了深度会谈。从具体教学举措的实施目的、有效性和改进的可能性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期间,李校长幽默地说:“刚才的研讨过程就很好地体现了‘新基础教育’提倡的‘有向开放,集聚生成’的理念”。随后,他又提出了两个问题供每位语文教师思考,并在下学期的语文教学中加以实践、总结和提升。

第二板块:学业评价,大有可为    

在集中深度会谈之后,教研组围绕了学业评价改革这一主题进行了分组研讨。一个小时的时间,大家从试卷命题编制的科学性,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基础达标序列的可行性等诸多方面展开了讨论。

在分组讨论期间,每个组都结合着自己以往的一些实践,毫无保留地畅谈着自己在某方面的成功尝试。他们都想把自己的智慧贡献出来,让自己的个性化探索能够得到团队的认同,并转化成为全校共同行动纲领。

一个小时之后,低、中、高三个年段组的发言代表分别阐述了本组的讨论结果。

低年级组老师讲述了增加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的思考,并提出可以将语文学业评价和学生的成长档案袋评价结合起来。

中年级老师汇报了他们对于设立符合年段特征的基础达标项目的思考,并提出了在班级岗位建设的过程中,增加学科岗位的建议。

高年级老师汇报了他们对于高年级语文学科基础达标的能力系列构建,提出了“一月一话题”的“口语交际能力考核办法”,并讲述了他们对于组织形式和考评方式的思考。

三个小时的质量分析研讨,李伟平校长始终兴致盎然,不时回应教师的发言。最后,他勉励每位教师在以后应用新基础的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不断加强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实践,并以学科特色项目的建设为平台,全面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这次的质量分析研讨,不仅使每位教师更加清晰我校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焦点和达成目标的有效路径,而且也更加明确了“多维度、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业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语文组将带着这份思考,走进充满希望的2008年……

数学组

数学组的质量分析发挥“现场参与”高效的研讨机制,每一位老师积极投入,互动交流,达成共识。

首先,周志华老师整体介绍了期末考试数学学科的整体情况:从成绩统计中可以看出,在试卷没有降低难度的前提下,每个年级成绩均有提高,全校不合格人数明显减少,班级差距明显缩小。从老师们的质量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落到实处有了成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

接着,围绕“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有效措施”两个话题分底、中、高年级三个小组展开了讨论。每个老师都有发言的机会,不仅介绍过去工作中好的做法与同伴共享,更多的是依据现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

最后,三个小组分别推荐王莉老师、高青芸老师和周志华老师向整个教研组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如何更加合理、科学、公平、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在考虑对学生的发展有较大的推进作用的同时考虑考核的操作性与规范化。从严格把关试卷质量入手,让老师们明确学科的价值追求;重基础、重习惯、重思维、弃形式,构建除“口算”以外的基础达标项目细则,丰富单项小型竞赛项目内容;探索新的考核方式与考核路径,建立数学学科小岗位……等建议被在座的老师认同并准备在下学期推行。

英语组

英语组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站在一定高度针对学生的情况和反映出的问题,围绕专题展开了讨论。

周月华老师争着第一个发言,围绕六年级备课组的“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谈了实践的体会与困惑。张琴老师就出卷意图,对“课外阅读指导”提了建议,李娜主任结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指导,从另一个方面作了正面的肯定。六年级的主题发言结合后,张琴老师围绕五年级学生现状的分析,以及她在课堂中采用的一些激发学生思维的做法,和大家做了交流。四年级组的王凌燕就“口语表达”向大家汇报了她的一些做法和感受,她说学生通过对话创编等活动,不但能力提升了,最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乐学英语,爱学英语。三年级的周丽老师针对“英语课堂常规”谈了自己的做法。

质量分析期间,每一位老师的专题发言仿佛都是一枚枚重磅炸弹,引起大家一阵又一阵的热烈讨论,使原本就温暖的房间里,气氛显得更加火热。最后,教研组长金蓉老师借着大家火热的劲儿,谈了下学期的两项重要工作:一、围绕“奥运”的学生活动;二、词汇教学、词汇和语法教学结合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希望大家继续带着火一样的热情,发挥集体的智慧,圆满的做好每一项工作。

综合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