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佳节,也是“老人节”。这个节日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人们还借此来向老人和祖先表达孝心和敬意。学校积极挖掘这一传统佳节的独特育人价值,认真开展“亲情九九一线牵”重阳节系列活动。
“九九重阳亲又亲”
10月15日的升旗仪式上,三位学生的诗朗诵把全校师生的思绪引到了“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听了四年级一位学生的介绍,大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原来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长久”的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在如今,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然后,低、中、高三个年级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活动设想。低年级的小朋友想去了解一些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想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杯菊花茶。中年级的小伙伴想去了解一下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想陪伴家中的老人散步,耐心倾听老人讲述一段往事,把赞美的话送给老人,并且精心地为老人制作一张贺卡。五六年级的同学们想去研究一些重阳节的诗篇,给家里的老人们和社区里的老人们写一封慰问信,表达对他们的敬爱之情。还想创作一些书画作品,赠送给家里或社区里的老人,向他们献上敬意与祝福。
星期三的广播课上,大队辅导员许老师再次用生动的故事回放了许多常见的老人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的镜头,让每一个孩子把一份暖暖的感动沉淀在心底,其实每个孩子都沐浴在老人们浓浓的爱之中,却从来没有察觉。这样的准备将让孩子们在周五的行动中投入更多的情感。
从重阳的来历、重阳的故事、重阳的计划,直到重阳的情感,“九九重阳”与学生是如此的亲密可触,与亲情是如此的亲密无痕。
“亲情九九一线牵”
星期四,学校为退休老师举行了秋游活动,让他们在旅游中享受自然给予他们的快乐,代表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母校表达深深的敬意。
星期五,正是重阳佳节。很多学生在放学后为家中的老人精心策划的节日活动,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常的行动,却饱含了孩子深深的情意,而这份小小的心意却让老人们感动,度过了一个温暖的重阳节。
下面,让我们来看几篇学生的亲情日记:
《“爱心汤”》 范嘉懿
今天是重阳节,我想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我趴在桌上冥思苦想,忽然对面飘来一阵菜香,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今天的菜不能是我主厨呢?我要给爷爷、奶奶烧一碗‘爱心汤’,他们一定会高兴的。”
我把鸡蛋搅好,西红柿切好,土豆削好皮,切成条状,并让妈妈把它炸一下。接着,我往锅子里倒水,放上肉丝和西红柿,等水沸了以后,放进土豆,最后放鸡蛋。最后嘛,我还加了点盐,偷偷尝了一口,真鲜哪!
晚上,爷爷奶奶来到我家,当他们知道吃的汤是我亲自做“爱心汤”时,顿时笑开了花,几口就把汤喝完了。
哈哈,我的“爱心汤”成功了!今年的重阳节里,我和爷爷、奶奶更亲近了。
《贺卡传情》 邵函可
秋风起,菊花黄,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
放学回家,我就到书架上找我的漂亮的色卡纸,还有水彩笔、小贴纸等。我在卡纸的正面写上大大的“重阳节快乐”五个字。翻看卡纸,我在里面画了两幅图画,一幅是四位老人围坐在小桌子上,一边喝桂花酒,一边赏菊。另一幅五彩斑斓,我用红色画太阳,用橙色画菊花,用绿色画大树,用棕色画枝干,最后用金色画出了四张笑脸,当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喽。
当我把贺卡送给他们四个看时,他们脸上的皱纹好像少了许多,还说:“这孩子越来越懂事了。”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他们还争着要那张贺卡呢!看来下次,我得做四张贺卡。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捶背的,买重阳糕的,泡茶的,主动洗碗的……我们在故事中看到了孩子们那颗“感恩的心”,看到了老人们舒心的笑脸。
“亲情九九一线牵”,愿局小学生的重阳节每年都如此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