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成事中成人——记局小课程部、科研部、信息技术部期末研讨会
发布时间:2007-02-1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课程部、科研部、信息技术部是在学校全面实施主动发展三年规划后才诞生的。作为三个新型的管理和研究团队,它们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管理和研究职责?它们的成员究竟应该怎样开展工作?运转至今,三个部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效?

28日上午,这三个部的成员济济一堂,以茶话会的方式,进行了一学期工作的总结。

科研部的成员首先讲述了自己的管理和研究故事。王小霞老师几次发言,但她的每次发言都在清晰地传达着一个信息——科研部的每一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他们组织过全校教师的“焦点讨论”,他们推进着全校的课题研究,他们完善着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他们关注着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每一项工作都紧扣学校的发展脉搏。陈旻、杨丽铭等老师也结合自己在科研部的工作经历,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她们的普遍感受是现在的工作好做了:这种转变,一方面得益于自己推进工作时的策略研究,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教师内需力的增强。

课程部的成员接过了科研部的话题,结合自己在开展项目研究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和感受,更是以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和其他的教师分享着成功的喜悦。耿群志老师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为主题,娓娓讲述了自己探索研究生命教育的历程——她将生命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融合,采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式,首先引导学生经历了“选题”的过程;而后,她组织学生以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命话题”进行了扎实而有效的实践研究。一个学期的实践,她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案例,学生也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课程故事。从这些课程故事中,我们仿佛触摸到了孩子蕴藏于内心深处的那份感动。而杨雪芬老师更是别出心裁,将自己利用音乐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大家完成的“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歌曲创编的成果捧到了会议现场。马蕙老师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骄傲地讲述了自己实施生命教育的历程,尽管中间也有困惑,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收获着。喻一珉老师以一位校本课程开发的先行者的身份,在讲述自己和项目组的其他教师共同研究和开发《文明礼仪课程》的过程中得到的点滴启发——课程开发活动需要个性的张扬,但不能张狂。因为不管到什么时候,只有我们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对学生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显为学生的行为后,我们才算真正完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

曹之杰部长代表信息技术部全体成员,在这次会议上全面回顾了一个学期的工作。他们朴实无华的讲述,让人感受到了作为“2005年感动局小团队”的默默坚持和奉献,也感受到了他们敢于直面自己工作中的问题的胆略,更感受到了这个团队在不断实践中所迸发出的无穷的创造力。

听了三个部门的工作研讨,潘校长对三个部门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科研部应该从更多,更贴近教师工作的角度去关注教师的工作方式,通过开创新的工作,让教师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课程部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主动冲到前台去,全面规划和引领学校的课程事实,并在这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成果意识,总结意识,将更多的成果向全校进行推广。信息技术部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注重以兴趣为动力,看准苗子,培养后续梯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李校长勉励与会的教师:“今天的会是学校研发部门的会议,我们进行的是开创性的工作。学校的课程一定要整合,这就需要课程部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新、更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的课程规划,加强成果的物化意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产生学校的文化产品。而每一个部门的成员都应该牢记,只要是对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有利的事情,我们都要尝试着去做。不管会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

会议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每一个参加会议的成员不仅分享了彼此的工作体验和收获,更是在智慧的碰撞中汲取了前进的不竭动力——在成事中成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