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8日下午,原本宁静的阅览室热闹非凡,原来是数学教研组在进行期末质量分析。
“提高每一个孩子的学业水平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这次期末测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优秀率高,不合格的人数明显减少……”会议在学科主任的赞扬中拉开了帷幕。为了提高质量分析的有效度,本次质量分析改变了以往每个备课组轮流发言,介绍各组卷面情况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分析以及下学期采取的措施串联分析的方式,首先周志华老师整体介绍了测试情况,重点介绍各组采取的有效措施及工作亮点。接着围绕“这次取得成绩的原因”“给下一届备课组的建议”“对下学期的工作建议”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这次期末测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们充满成就感:“现在的出卷方法很好,帮助我们出卷教师把握了出卷方向”“期末复习组织我们梳理知识结构,帮助我们把握了学习重点”“对复习课的研讨,让我们更关注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指导”“我们日常化的研究有成效了” ……老师们互动交流,互相启发。接着,就“解决问题”的教学提出了疑问:原来的应用题新课程新教材作了调整,各类应用题被分散在计算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如何把握?通过交流,教师们达成共识,教师必须建立“类”的意识,日常教师不能就题论题,对于“数量关系”的教学不能放松,是基训内容。
当老师们思考下学期的工作,不约而同的回顾着本学期的工作,哪些是好的,要做得更好,哪些可以怎样改进,在梳理的过程中,整合各项活动,明确了以“新基础教育”研究为核心,以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营造数学文化,提升师生学科素养的工作思路,在研讨中,进一步激发了老师的主人翁意识,当场有八位教师主动承担,成为各项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坚持原则的高青芸老师是日常教育教学考核组的组长,聪慧的王冬梅老师主动承担通讯报道组的工作,勤勉的林玲老师将为老师们的理论学习提供帮助,理性的王小霞老师将依据数学学科的思想方法拟定专题帮助教师提高数学素养,具有开拓精神的袁平平老师思考改版校园网的“教学频道”,以给师生提供更大的帮助……。
在老师们的感染下,主持人动情地说:局小是我们的家,局小的数学教学依靠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这是我们的责任。
潘校长全程参加了活动,看得老师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兴:我们局小的老师是有责任心的,我们老师有这样的工作状态,我们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潘校长在总结了数学组一学期的工作亮点的同时,对下学期的工作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帮助在场的每一位教师明确了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