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一学期与“新基础教育”专家组老师的零距离接触,“真实”、“开放”已成为我们学校校本教研的主旋律。老师们以“开放”的心态开放课堂、开放自我,剖析存在的问题,展示“真实”的课堂,关注孩子“真实”的体验,追求“真实”的自我成长。于是,我们不再心高气傲,我们不再左顾右盼,我们不再盲目追风。我们讲述自己的“实践故事”,日常化的研讨文化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月14日下午,数学组的全体教师聚在一起,聆听三年级备课组的老师讲述她们的“实践故事”。
首先,张春洁老师挑战自我,推出了一节公开课无人问津的笔算教学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张老师大胆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两次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接着,三年级备课组介绍了本学期以来的“实践”“思考”与“困惑”。从“日常课堂教学”到“课后的反思重建”,从“日常的点滴思考”到“课堂实践中的困惑”,从“对问题的剖析”到“问题解决的设想与策略”,老师们被她们的“执着”所感染着。为了提高研讨活动的有效性,三年级的老师结合自己对“备课组研讨”活动的体会,就“反思要有明确的目标”、“课前解读学生”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三年级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打造着“学生课堂”,诠释着对教育的理解,凸现着数学学科所独特的育人价值,老师们读到的是她们的“实践智慧”。
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自然地融入到了她们的“故事”中,潘小福校长一改平时最后一个发言的习惯,高度赞扬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价值,动情地说:教师的实践智慧在这样的研讨土壤中一定能生长。
一个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但是,我们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我们的老师正带着“思考”走进课堂,继续着我们的“实践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