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2日下午,学校课程部、信息技术部、科研部及课程部下设的《礼仪》校本课程探索性研究项目组和《成长的脚印》(《成长的足迹》)推广性研究项目组的所有成员济济一堂,成功地举行了课程部、信息技术部、科研部工作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与会成员叙述研究故事,畅谈研究感受,规划后续研究。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相互学习着,相互感动着……
课程部、信息技术部和科研部是学校根据创建品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了探索新型的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而成立的专业性团队。在这些团队中,我们每一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能,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通过他们的开创性工作,来实现他们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并通过他们前瞻性的思考和实践,以及放射状的辐射来吸引更多的老师参与到他们的团队中来,共同为新时期局小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添砖加瓦。
在这次会议上,首先由三个部的部长汇报了一学期来的工作,接着是项目组成员的专项研究交流。从他们的汇报和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都在智慧地工作,默默的奉献。
课程部以项目推进的方式展开课程建设和实施,以工作整合的方式实施和推进校本化实施国家级课程,以广泛参与的形式拓展和延伸课程部的关注视野,以科学整合的方式夯实和拓展研究的基础性平台。两个项目组的前瞻性思考和实践,为学校文明素养工程建设和展示性评价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实验素材……
信息技术部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宗旨,以校园网整体改版为契机,以课程资源开发为抓手,积极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全校教师的认可和赞同。为了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他们已经或正在尝试一些新的举措:如更加完善信息技术设备的作用,构建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资源信息化系统,培养老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拓展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交流的平台,加强信息技术部内部成员分工的管理。……
科研部的几位成员回顾了自己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许多开创性地工作让他们自豪不已:他们通过了解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践行了“菜单制培训,学分制考核”的校本培训新举措;他们改变了小课题管理方式,引导老师从身边寻找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打造了“教育随笔”这样的网络交流平台,引导教师关注课堂;他们聚焦局小这块热土,发起了一次次专题大讨论……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他们正试图用文化的力量来推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全程参与了三个部门的工作研讨会后,潘小福副校长激动地说:“今天的会议和以往的有所不同,扑面而来的更多的是理性思考,是智慧的光芒,从课程部到信息技术部、科研部,老师充满了智慧,前景无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开发、提升这三个新型团队的品位。……”
最后,李伟平校长语重心长地说:“项目管理是我们学校管理的改革,以前绝大部分的人处于被动局面,长期的被动造就了惰性,甚至是奴性,人的生命活力,精神动力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就是利用项目组的形式,让每一个老师有机会参与管理,有机会把聪明才智为学校,为学生服务,要让老师焕发生命活力,同时也改革我们学校的管理方式和机构设置。……”
三个小时的会议,让更多的人涨涌起了前行的信心和勇气。与会的每位教师都深信不疑:这种新型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必将能打造出符合局小实际,富有局小特色的特色化教师成长平台。毫无疑问,这一切有效的探索和尝试也必将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