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依旧明媚的十月,局小的数学教师是忙碌的、充实的、幸福的。因为身处其中的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就是的主角,在共同研讨的热烈氛围中感悟数学学科教学的真谛。
面对着同一节研讨课——《长方形和正方形》,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利用集体的备课时间,各个备课组充分交流了每位组员的思考和设计,形成了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案,并于10月11日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大家的共同研讨中、思维的碰撞中,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更加趋于成熟。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要经历课堂教学的真实锤炼。张春洁老师经过一星期的深思熟虑,于10月18日下午进行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正式执教。
由于课前,每一位教师都进行了备课,都经历了教案的重建过程,对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理解深刻,提出了质疑和新的构想。
十分荣幸的,丁伟明局长、汪履平主任、王冬娟校长与数学老师们一起细心地倾听了整节课。并且在随后的评课中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丁局长在肯定了活动本身的价值后提出:教师应怎样研读教材?应给予学生什么?怎样让学生学会用图形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汪主任从深刻地解读、梳理、理解教材文本说起,生动地重建了这节课,并从一个数学教师一生发展的高度给出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师对数学教材的解读要抓住逻辑性和严密性。王校长为老师解读了本节课的教材,结合自己数学教学的深切体会告诉教师,备课其实是从走进教材到走出教材的过程。在与专家零距离的沟通与交流中,老师们感到,对数学的理解更清晰了、更深刻了。
这次数学研讨活动,历经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但从每位教师的脸上可以看到收获喜悦。从最初的设计到第一次沟通交流,从课堂实践到课后评点、反思、重建,每一个人都真实地经历了研讨活动的全过程,是活动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成为了活动中真真切切的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