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机器人的神奇 升华机器人的魅力
-------奋战在五百个日日夜夜
“‘小白’真是太利害了!”7月28日的北郊中学,在2005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小学比赛场地,大家都在侃着一个叫“小白”的机器人。
在这次小学足球比赛中,“小白”的名字给许多省的参赛队员留下了既可爱又可怕的印象。可不是,那个足球机器人本来是一个金属物:一个圆底盘,顶戴一只帽子的机器人,可代表常州队参赛的我校李一晗同学赋予了它一个可爱的名字“小白”。足球比赛场地是一个2米4乘1米6的长方形框,平放在地上。李一晗的个子比较瘦小,每放一次机器人,他几乎是扒在地上,爬过去的。而且,机器人一开动,身体必须迅速离开场地。一场比赛下来,就这样爬下再站起来,李一晗要重复几十次。看着李一晗敏捷的身影,大家是又惊叹,又怜爱,特别是他还在不断地为小白鼓劲“小白加油”“小白快冲”“小白快转身”,引得在场的师生更觉得“小白”的可爱。这次比赛每个选手都是经过各省比赛选拔的,真可谓是强手如林,随着第一轮循环赛的第一名,八强赛的第一名,“小白”一下子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畏惧感。最后,“小白”取得了小学组第三名的好成绩。
回顾我校机器人工作室的创建过程,充满着无数艰辛。一年多前,通过家长、老师的多次协商,最后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局小第一个机器人俱乐部------玲珑俱乐部。俱乐部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首批成员有7名,指导老师有2名。俱乐部采取学校、家长共同投资的方式运营。
俱乐部起始阶段条件相当艰苦,没有固定的教室,器材只能放在一个储物箱中搬来搬去;没有现成的教材,只有器材的说明书;没有现成的精通机器人的老师,所以只能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学习、讨论、研究,但俱乐部成员的积极性却非常高涨,大家制定了一个目标,参加当年5月份的省机器人大赛(当时我们市还没有组织比赛)。
看着大家这么积极起劲,学校领导更加关心俱乐部。为了有一个固定的教室,学校把两间作为老师休息室、储物室的房间专门腾出来,并把两个房间打通,使俱乐部有了一个近60平方米的工作室。我们学校的老校长及学生的家长为工作室买来了搭建台、练习桌、空调等硬件,学校和俱乐部的成员共同出资买来许多器材。至此,机器人工作室才真正建立起来,居市长还亲自为工作室揭了牌。
为了参加各级各类机器人比赛,老师和学生队员放弃了许多休假,“五一”、“十一”、寒暑假,因为从市到省到全国的机器人比赛都是在假期中。拿这次在常州举办的全国赛来说,李一晗同学的家长正好在大赛期间到九寨沟去旅游。本来一家三口一起成行是多么幸福、难得,但为了比赛,李一晗主动说服了爸爸妈妈。就这样,在炎热的暑假,许多师生在家开着空调、看着电视、吃着清凉食品,与朋友亲戚聊天娱乐,而我们的参赛师生呢,搭建机器人、编写程序,在场地上反复调试,失败了重来,再失败再重来,一次、两次,往往是三、四十次下来,还是一事无成。我们的师生忙得汗流浃背,即使在空调房中也是如此。大家品尝着失败,磨炼着自我意志,因为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目标,成功固然可贺,失败或许更好。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实现自我梦想。
正是大家的努力奋斗,我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机器人比赛,获得了不菲的成绩,成为市小学的领头羊。一年多来,我校学生共获得全国第一名一个,第三名一个,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市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今年暑假在中国古城西安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吴英南、查一旸、孙中天、黄家蕙同学获得小学组FLL全国第一名,还获得了代表中国参加于2006年4月在美国举行的世界锦标赛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