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天气格外炎热,局小新一学年的校本培训在袭人的热浪中拉开了帷幕。上午,简短的开幕式后,李伟平校长及各学科主任引领着全校教师就“新基础教育”学校发展总方案及语、数、外等各门学科建设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学校管理群体自我更新的自觉意识和“自下而上”式的工作思路,让全体教师对学校新一轮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是学校在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后组织的又一次集中学习活动。
下午,校级课题鉴定交流粉墨登场。“鉴定小组”有教研室理论组龚国胜老师、王俊老师等特邀嘉宾和周月华、高青芸等优秀老师为主的校级专家组组成。鉴定交流采用了“研究者”、“鉴定者”、“现场参与者”互动的对话方式,让鉴定成为动态推进的培训过程。在姜明红老师的主持下,多年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章小蕙老师娓娓地叙述了自己“让流行歌曲健康流行”的思考与实践。她的研究故事感动了所有的人,更引起了各学科老师对“目前小学生热爱流行歌曲”这一现象的思考,大家争相提问。已经48岁的外语老师张琴带领青年教师陈静作了“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研究介绍。她的介绍生动幽默,答辩更是机智灵活。骨干教师傅海燕带领自己组内的王冬梅老师、徐丽萍老师、庄明霞老师作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情况介绍。她们质朴的介绍和真诚的交流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情不自禁地萌发了研究的冲动。
老师们和鉴定组对每个研究者的不断追问,帮助实践者更科学、更准确地认识了自己的行动和思考,鉴定的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如何做研究”的现场案例式引领过程。默契的校园文化、类似的实践背景,教学同伴实践行为的交流和反思、相似问题的思考和争鸣,新形式的校本培训让局小教师产生了新感觉,新思考、新动力。
局小本次校本培训依然尝试菜单式培训方式和学分制考核办法,从信息技术、“新基础教育”研究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校本课程到班主任工作培训,在规定的部分必修项目之外,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部分项目的培训。每一个培训项目都有明确的培训目标、考核方式和参与方式。教师参加不同项目的培训,如完成相应考核,将获得不同的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