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载体,不仅承载着一位教师的“学生观”,更承载着一所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
6月9日,在局前街小学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全体班主任老师围绕着“怎样的评语才能发挥引领功能,凸现培养目标的时代特征?”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在这次班主任例会中,全体老师重温了《局前街小学创建品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在这份三年发展规划中,学校明确提出“我们的小学教育应尊重学生的生命,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同时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讨论,大家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评语,作为一项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应以新的“学生观”和学校的“学生素质标准”为参照,进行新一轮的探索。
1、 采用谈心式的评语。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和教师平等的评价主体,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一个可以发展好的个体;一个有鲜明个性的个体,一个你从心底里喜欢的个体。让谈心式评语成为家校沟通、师生沟通的彩虹与桥梁,让谈心式评语成为学生自我对照的一面镜子,让谈心式评语成为学生自主成长动力的催化剂。让富有爱心的谈心代替板着面孔的说教;让亲切的商讨代替永不能更改的结论。让教师的情与爱渗入字里行间,让学生的闪光点、个性特点跃然纸上。让学生在自我比较中有所领悟,在教师的鼓励与期待中不断前行。
2、 2、反映学生个性,引领个性发展。评语应该能体现出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班主任老师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深入分析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要通过评语引导孩子正确地张扬“个性”,满怀爱意地指出学生个性发展上的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提出教师的具体的建议,体现出“人文关怀”。
3、 3、给予学生必需的人生指导。应该拓结合学生的现状和时代对于社会公民的新要求,以学校提出的“学生素质的六条标准及相关指标”(有亮丽的精神世界的底色;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有明确的自我发展意识;有积极的个性发展追求;有坚实的持续发展潜力;有鲜明的儿童形象特征。)为参照,和学生一起总结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得与失,提升学生成长中的自我规划和自我矫正能力,夯实做人的基础。
会议结束时,鲍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学生评语是教师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上书写的应该是学生鲜明的个性,体现的应该是教师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正确的引导,充溢着的应该是自然流淌的真情。愿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都能打造好这张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