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现行期刊教育信息文摘(NO.2)
发布时间:2004-03-2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图书馆编  NO.2(总第13期)2004年3月

一、教育类

标题:实践智慧:点化课堂遭遇的尴尬(上)

刊名:<<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刊期:2004年第03期   页码:4页

摘要:实践智慧并不来源于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而是来源于课堂教学经验,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经提升、内化而形成的。教师的实践智慧正是一种根植于直觉思维的课堂艺术。实践智慧的姿态是独一无二的,是教师个性化的一种艺术创造;其形态是难以言传的,是教师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艺术表现;其状态是即时生成的,它看似信手拈来,偶然得之,实际是长年的经验积累和实践反思的艺术结晶。本文通过运用实践智慧,即时纠正偏失、运用实践智慧,应对偶发事件获得了对运用规律的认识。

标题:“错误”也是一种资源

刊名:<<中小学教材教学>>    刊期:2004年第03期   页码:23页

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文章从利用朗读中的错误、利用理解上的错误和利用书写中的错误三个角度阐述了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能害怕它,更不能回避它,应正确对待它,就像对待正确的结论一样。因为错误同正确的结论一样同样具有价值。

标题:教育从宽容开始

刊名:<<小学各科教与学>>       刊期:2004年第03期    页码:4页

摘要: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我们传统教育中正缺少一种让孩子们创新思维的幼苗健康成长的“土壤”,那就是宽容!宽容的眼光,宽容的心态和宽容的智慧。本文从1、宽容的意蕴2、教育中“宽容”缺失的原因探析--功利主义的教育目标至上/“知识”观念片面僵化/“师道尊严”根深蒂固3、宽容的策略—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注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创设支持、接纳的教育氛围/欣赏学生具有个性的声音,相信每一位学生均能成才等加以详细阐述。

标题: 捕捉儿童生命中的浪花---谈新课程下德育素材的选择

刊名:<<小学各科教与学>>      刊期:2004年第03期    页码:59页

摘要:关注儿童生活中的及时语、重视儿童成长中的小红灯、提炼儿童生命中的小故事。“生活即教育”德育课程应是一个开放的,没有时空界线的生活课堂,培养生活中的和谐之人是我们的目标,教师应多一双眼睛, 多一份关爱,多一种思想,细心地捕捉儿童生命中的浪花。

二、教学类

标题:“生活方式转型”影响下的阅读感悟

刊名:<<小学青年教师>>      刊期:2004年第3期   页码:7页

摘要:生活方式是指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在社会进程中存在的基本样式。而“生活方式转型”对今天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如何认识小学生在课堂上丰富多彩的阅读感悟?本文通过“海力布能不死吗?”、“应当有比负荆请罪更好的办法”等课堂实例阐述了“生活方式转型”,促使学生增强了自我意识,他们乐于独立思考,敢想敢说了,这无疑是好事。但是小学生毕竟还小,认知水平的局限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更需要耐心的引导和合理的教育。因此更应积极地培植他们进步的思想文化观念和健全人格。

标题:走出〈〈数学课程标准〉〉的“时髦”误区

刊名:<<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刊期:2004年第3期   页码:5页

摘要:文章从教学情境创设过俏、合作交流流于形式、课堂评价过度失真三方面阐述了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或实质,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盲目地“跟风”追求“时髦”而陷入了误区。文章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本身的规律出发,合理组织教学;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合作时机和合作形式,讲究合作策略;教师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要予以认真地客观评价。

标题: 对合作学习的”三维”思考

刊名:<<教学月刊>>            刊期:2004年第03期   页码:15页

摘要: 合作动机和个人分工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笔者认为,合作学习要追求自愿,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自发组织合作学习,明确合作目标;合作学习要强调共享--成果交流活动、难点求助活动;合作学习要注重提升--创设学习矛盾、合作探究,提升经验。总之,教师通过创设合作环境,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去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促进组内交流,达到信息共享,从而自我构建知识和创造知识。

标题: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

刊名:<<教学月刊>>        刊期:2004年第03期   页码:5页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说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凸显个性呢?本文通过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两大块阐述了阅读教学既要立足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环境中展开个性化的“对话”,从而积累经验、学会生存。

标题:主题.任务.主体意识—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深层激发浅探

刊名:<<中小学教材教学>>           刊期:2004年第03期   页码:28页

摘要:笔者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入手, 在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深层激发与拓展方面做了一些尝试:1、拉近教学主题,促进真实交际;2、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3、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