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亮丽的精神世界底色——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感受到生活里充满了阳光,懂得感激,学会竭力回报,由此形成成长的动力;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和自身充满好奇,遇事总爱思考为什么,并且能够积极地探索,多渠道地尝试,不断地试图解决问题;有明确的自我发展意识——学生积极主动,懂得自我发展的重要性,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反省自己,且不断培养自己的发展能力,主动地成长;有积极的个性发展追求——学生认真对待自身的学业,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坚实的持续发展潜力——学生不仅满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注重过程与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鲜明的儿童形象特征——学生在局小特定的文化熏染下,思维活跃、活泼开朗、自信大方、文明礼貌,表现出局小学生特有的形象特征。这“六有”是常州市局前街小学今后三年培养学生的全新素质标准。摒弃了传统、单一的评价学生方式和呆板、空洞的培养学生模式,“六有”让我们看到了局小孩子享受童年快乐所绽放出来的灿烂笑脸。
放大来看,“六有”并不是独立生成的,它其实是局小创建品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局小是市教育局7所首批试行校长任期制的学校之一,该校校长李伟平是其中唯一一位小学校长。他认为,任期制给了校长压力,同时也更给了校长自主发展的空间,以前校长的工作较多是在行政指令性下操作,属外控式管理,工作缺少主动性。而现在,你必须充分考虑工作的连续性、整体性,把握这一角色的科学内涵,以角色学习和实践促进学校组织及成员的全面发展。在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前李校长对这所常州市民眼中的百年名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由此更坚定地为学校找准了战略定位——打造融国际品质与传统文化为一体,体现前沿意识,具有内涵优势的现代化新型学校。未来几年局小的办学目标就是: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塑造高素质学生群体,打造研究型教师团体,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创国内知名的省级模范学校。
记者从局小规划中注意到该校教育理念的关键词是“生命”二字。校方指出,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在人生最重要时期的、具有奠基意义的发展中的少年儿童。教育本来就应该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学生和教师都是生命发展的主体,成长的主体。从生命的意义出发,我们的小学教育理应尊重学生的生命,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同时,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内心世界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将其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动力。教师也是作为生命的个体存在的,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的生命也在成长。在培养学生“勤勇朴诚”的品质的同时,教师首先养成“勤勇朴诚”的品质,在感染与熏陶学生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品质,能够真切地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从而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校方认为局小的教育要走向“生本”,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适合他的教育;走向“师本”,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创设适合他的环境;走向“校本”,以学校为本,从学校丰厚的文化传统重提升学校的品牌概念,形成学校特色。“生命”在局小规划中占有极重的份量,记者认为,只有“生命”倍受关注,个体才能愈发鲜活。而“六有”恰恰能让孩子享受到童年的快乐,焕发他们生命的活力。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素养,让局小的每个孩子都达到“六有”素质标准,该校在德育工作上确立了以生命为基点,确认主体地位;以课堂为阵地,激活德育生命;以实践为基础,引领自我教育;以理解为纽带,实现人格感悟;以评价为手段,张扬学生个性;以学校为核心,创造精神家园的行动指南。围绕这一行动指南,学校将以“感激教育”为主题,建设班队文化,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亮丽的精神世界的底色。该项举措得到了市教育局副局长丁伟明的较高评价,他认为以“感激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线能使德育与孩子的世界紧密结合,真正让德育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中,通过体验、感悟,提升孩子们的道德判断力;有利于孩子们的终身发展,让他们自主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